古今说灯红 酒为何“绿”?
来源: | 作者:天府名优酒研究中心 | 发布时间: 1701天前 | 1797 次浏览 | 分享到:
我们在日常生活中,常常会用到“灯红酒绿”这个词,灯红可以理解,而酒为什么是绿的呢?

翻开古人的诗词作品,到处都是“酒绿”或“绿酒”的词汇。陶渊明《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》中有:“清歌散新声,绿酒开芳颜。”杜甫《独酌成诗》中写到:“灯花何太喜,酒绿正相亲。”晏殊《清平乐》中的:“劝君绿酒金杯,莫嫌丝管声催。”

古代的酒颜色与现在的白酒完全相同,酿酒工艺也基本一致,所不同的是,古代的酒酿得较为粗糙,甚至酒糟也没有滤出,所以,古代的人既说喝酒,也说吃酒,就是喝酒时连同酒糟一起吃下去。“一壶浊酒喜相逢”,人们把古代的酒称为“浊酒”,也是这个道理。
因为酒糟没有滤出,所以酒面上浮有一层淡绿色的糟沫,让美酒有了“绿酒”之称。曹植在《七启》中说:“盛以翠樽,酌以雕觞。浮蚁鼎沸,酷烈馨香。”刘熙在《释名》也说:“酒有沉齐,浮蚁在上,沉沉然如萍之多者。”白居易《问刘十九》 中说:“绿蚁新醅酒,红泥小火炉。”这里说的“浮蚁”、“绿蚁”就是这层浮沫,因为它是绿色的,这就是“酒绿”的来历。

到了明代,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根据前人精髓研制出了调配酒水的69方,采用优质泉水,选用高梁、小麦、玉米、糯米等为原料,酿制成优质白酒。 在养生(滋补)酒配表里面加入人参、大枣、当归、菊花、枸杞子、山药、龙眼肉、茯苓、栀子、甘草、肉桂、八角、桂圆、陈皮、拐枣、丁香等中药。后又在小茴香、豌豆尖加入蕲春四宝之三宝:蕲竹、蕲艾、蕲龟身上之绿毛等绿色植物在优质白酒中浸泡汲取出绿色(叶绿素 ), 并配加白砂糖、蜂蜜、蔗糖,经过十多道传统工艺配制,调制成了酒色翠绿如玉,药味清淡似无、香甜可口、酒味醇厚。这款养生(滋补)酒也称之味绿酒。

在古代,“酒绿”就是一个根据事实的描述,不仅没有贬义色彩,相反还是对美酒的赞美。但自清代吴趼人在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三十三回中创出“灯红酒绿”一词后:“(玉生)侧着头想了一会道:‘灯红酒绿’好吗?”“酒绿”从此也跟着蒙上了一层贬义的色彩,人们很少把它与美酒再联系到一起了,它与“花天酒地”“醉生梦死”“纸醉金迷”一样,成了生活奢侈、作风糜烂的代名词。

(来源:网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