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浆酒不得不说的秘密(下)
来源: | 作者:天府名优酒研究中心 | 发布时间: 1693天前 | 1741 次浏览 | 分享到:
关于原浆酒,上期文章我们了解到,原浆酒是遵循固态发酵法酿制出来的蒸馏酒,但不同酒厂对粮食选择、制曲、糖化发酵、蒸馏等环节的控制程度不一样,酿造出来的原浆酒酒质也大相径庭。新酿出的原浆酒一般不建议直接饮用,用适当的方式进行陈酿老熟后才能发挥原浆酒最佳的品质。那么原浆酒最后一道工序是老熟陈酿吗?原浆酒应该怎么喝?

刚蒸馏出的原浆酒进入陶罐后,在特定环境下开始慢慢收敛直至沉睡。陶罐特殊的材质结构,酒体和缓慢渗入的空气进行一系列缓慢的氧化还原反应、酯化反应和分子缔合反应。随着储存时间的增加,酒中酒精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结合越来越紧密,芳香酯类物质也开始聚合生成,而那些对白酒品质产生负面影响的醛类物质,逐渐被取代,乙缩醛的生成使得原浆酒口感上变得醇厚,不再那么辛辣。
勾调 · 生命的雕琢

陈酿老熟是提升酒质的一道重要工序,但并不是生产一瓶高品质白酒的最后一道工序。“生香靠发酵,提香靠蒸馏,成型靠勾调”,这句话强调了白酒勾调的重要性。打个比方,两个刚出生的孩子,拥有相同的基因,接受同样的后天教育和训练,但由于与生俱来的秉性和潜质的不同,他们后天表现也是完全不同的。相同的道理,不同批次、不同阶段蒸馏出的原浆酒,其酒质、度数也不同,虽然同样经历了发酵、蒸馏、陈酿等白酒生产过程,但最终的口感也会存在差异。

在白酒蒸馏过程中,酒气在蒸馏甑中逐渐聚集,到一定浓度(一般是65度左右)经过冷凝,酒液就会慢慢流出。刚流出的称为酒头,酒头重量为投粮量的0.5%~1%,这段酒中含有大量低沸点物质和醇溶性物质,会影响酒质。中段酒中富含多种香味物质,且含量较均衡,酒质较好,称为中酒。尾酒中含有大量高沸点和水溶性的物质,香味物质少,水味重,杂味多。

在实际操作过程中,分级的的标准可能会更多,原浆酒分级入库的档次最多可分为六档,分别是:酒头、双轮酒底、一级酒、二级酒、稳花酒和酒尾酒,这些蒸馏出来的原浆酒都会按级别注明标签,分级储存,以备后续工序使用。

如果说陈酿是原浆酒生命的一次成长,那勾调则是对原浆酒生命的一次雕琢。为了进一步提高成品酒的品质,调酒师会选用不同批次、不同年份的原浆酒作为基酒进行勾调,将原浆酒中所含有的酸、酯、醛、酮、酚等微量成分,以恰到好处的比例勾调在一起,酒中各微量成分充分缔合,取长补短,烘托出基酒的香气、口味和风格特点,提升酒质。

饮酒 · 精神和肉体的双重体验

一瓶原浆白酒,经历生命的诞生(发酵)、成长(陈酿)和雕琢(勾调),已经完美的呈现在酒友面前,那么如何去喝才能真正的体验一杯具有生命的原浆酒呢?

事实上,历经千百年的沉淀和传承,作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分支,酒文化已经深入到国人的精神和血液中,酒已经不单单是一瓶饮料,而是一种情绪化的社交工具,不同的情、景、人、事都有不同的饮酒讲究。

“少喝酒,喝好酒”已经逐渐成为现代人的饮酒理念,在中国人的餐桌上,酒很重要,但永远是配角,愉悦身心、拉近感情这才是绝大多数中国人喝酒的目的。因此,古人很早就总结出了喝酒的几种状态:醺、酣、酩、酊。其中微醺和酣畅为最佳,而酩酊则被视为失礼和有损健康的程度。

除去精神和情感因素,从纯粹的生理角度考虑,人们喝酒,无非是感受酒精带来的温暖和麻醉感、酯类等物质带来醇香感,以及醇、酸、酯等各类物质共同带来的协调感和平衡感,这与中国人讲究的中庸之道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
本期结论

1、陈酿并不是生产一瓶好酒的最终工序,经过陈酿后的原浆酒还要进行勾调才能保证产品品质。

2、勾调使成品酒形成独特的风格,保证稳定的质量。

3、原浆白酒口感更加醇和、细腻,香气也更加丰富、持久,适当饮用可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享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