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米酒酿造酒中有馊臭味工艺解析-四川省天府名优酒研究中心
来源: | 作者:天府名优酒研究中心 | 发布时间: 1804天前 | 2021 次浏览 | 分享到:
酒中有馊臭味


霉味、馊臭味是指因为粮食或糟醅腐败、感染导致酒中有霉味、臭味、馊味。

错误操作及原因
01 粮食发霉
选择发霉,发臭的粮食作为酿酒原料,会给酒中带来霉味和臭味。

02 
卫生较差
酿造过程中感染杂菌,会产生馊味、臭味和霉味。

03 摊晾时间长
摊晾时间过长易感染杂菌,容易产生霉味、馊味和臭味。

04 密封不严
大量空气进入,糟醅感染杂菌,大量发霉。

05 
底锅不净
蒸馏时底锅不干净,有上一锅的残留液体,容易被感染。

06 
糖化温度
糖化温度过高,易被空气中杂菌感染,产生霉味、馊味和臭味。

解决方法
通过完善工艺减轻原酒的馊臭味主要注意以下几点:
01 大米选择
原料应选无霉变、无杂质、无虫害,若大米带有霉烂味,后期过程中霉烂味会带入酒中。

02 酒厂环境
注意蒸煮米饭、蒸馏酒糟后晾堂、摊晾床及使用工具等的卫生打扫,避免酒糟残留在工具上感染发霉,并进入下轮发酵,造成污染。

03 摊晾时间
摊晾时间控制在90分钟以内,摊晾时间过长,易感染发霉,造成后期酒中有霉臭味。

04 发酵密封
发酵过程中注意密封,以防感染杂菌,防止酒糟发霉。

05 蒸酒卫生
每次蒸酒、蒸粮后,底锅水需进行更换,甑锅打扫干净,避免粮糟残余感染、发霉,并进入下轮发酵,污染下排。

06 糖化温度
糖化温度最高不得高于42°C,避免空气中杂菌感染,造成酒糟发霉、发馊。



酒中有馊臭味 
 工艺解析视频